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效果。方法: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两组均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刺。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MAS、CSI评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9 23:04 热度: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效果。方法: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两组均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刺。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MAS、C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医学论文。
本研究用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136例,均为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我科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观察组男35例、女33例,平均年龄(62.4±8.6)岁,平均病程(16.5±4.3)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1.5±5.8)分,改良式Ashworth量表(MAS)分级[2]1级5例、2级19例、3级39例、4级5例。对照组男34例、女34例,平均年龄(63.3±9.1)岁,平均病程(18.1±5.2)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30.8±5.6)分,改良式Ashworth量表(MAS)分级[2]1级2例、2级20例、3级40例、4级6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神经专科诊断为脑梗死;②偏瘫并存在下肢肌张力障碍;③生命征稳定的恢复期;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或认知障碍不能配合治疗;②先天下肢畸形或功能障碍;③外伤、手术或其他原因所致下肢活动障碍;④合并严重心肺疾病;⑤皮肤破溃或感染。
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脑梗死后内科一般治疗加常规康复治疗,由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进行训练,①体位摆放:平卧位时,保持下肢髋关节、膝关节伸展;侧卧位时,远离床面一侧肢体,髋关节、膝关节屈曲90°,并时常更换体位;②被动运动:进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进行屈曲、伸展、旋转运动,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宜,每组10min,1日6组;③主动运动:鼓励患者自主活动患肢,视自身肢体功能情况进行静息性肌肉收缩、关节运动、下地活动等,每组10min,1日3组;④静态坐位平衡训练:在家属保护下进行,保持头、肩、髋垂直在同一直线上,双脚着地,双手尽量减少支撑,每组15min,1日4组;⑤动态坐位平衡训练:在家属保护下进行,躯体进行前后左右移动、身体重心进行前后左右移动,能逐渐恢复原位置,每组15min,1日4组;⑥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电极敷贴分为放置在股四头肌、腓肠肌体表,用中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使其收缩,1日2次。治疗持续8周。联合组加用针刺治疗。头穴取穴偏瘫对侧的督脉、百会穴、神聪穴、太阳穴,采用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用间歇捻转手法施针,100转/min;下肢取足厥阴肝经穴阳陵、足三里、太溪、太冲、承山、涌泉穴、血海、丰隆、三阴交,直刺或斜刺进针,采用捻转补法、平补平泻法、捻转泻法施针,100转/min,每次行针3min,间隔8min,每次治疗30min。针刺治疗1日1次,1周5次,持续治疗8周。
3观察指标
NIHSS评分包含11项神经系统检查项目总分42分,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肌张力用MAS分级[4]评估,按照肌张力增高程度分0~4级,评分越高表示肌张力增加越明显。痉挛程度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3]评估,从腱反射、肌张力、肌阵挛3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6分,评分越高表示痉挛程度越重。运动功能采用简式下肢Fugl-Meyer运动量表(FMA)[2]评估下肢反射活动和下肢各肌群屈伸活动,共17项,每项评0~2分,总分34分,评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MBI)[4]评估,包括日常生活10个动作,按照患者完成程度记0~2分,总分100分,总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患肢恢复情况(MAS分级、CSI评分)、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及CSI评分比较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比较见表3。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见表4。
5讨论
脑梗死后肢体痉挛是因气血瘀滞、骨肉失养所致,治当行气活血、祛瘀通络为主。任督二脉平衡通畅全身气血,用头针治疗能调理气机、濡养脑髓、恢复患肢阴阳平衡[5]。头针取穴均为大脑皮层相关功能区,头穴针刺治疗能恢复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性,解除缺血缺氧导致的神经元功能抑制,恢复其神经支配功能[6]。动物试验证明,针刺治疗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转氨酶抗体(GABA-T),增加突触间隙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浓度,从而增强其突触前抑制作用,降低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肌张力[7]。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肌张力增高的原因,除中枢神经功能区损害之外,也与其血管痉挛、营养障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相关。下肢穴位针灸能刺激肌肉收缩、疏经通络、促进气血运行,更有研究表明针刺足厥阴肝经能拮抗肌张力增高、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强神经元对肌肉的控制,缓解肌肉痉挛[8]。。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偏瘫下肢肌张力障碍能明显降低肌张力和痉挛程度,增强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闫俊,常嵘,李伟旺,等.大脑总动脉重度狭窄侧支循环对脑梗死发病机制及NIHSS评分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2):1636-1637.
[2]黄志强,赵宁,苏昭元,等.刺络拔罐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肘痉挛状态及肌电积分值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8,38(2):119-124.
[3]王飞,王民集.针刺时间不同对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8,44(1):144-147.
[4]赵光标,吴冬玲,黄文峰.步行训练时机选择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平衡能力及不行能力的影响[J].蚌阜医学院学报,2018,43(1):39-42.
[5]张辉,张杉,卢远坚.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研究概况[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0(3):107-110.
[6]杜小正,王金海,鲍春龄,等.头穴捻转补泄手法针刺对进行缺血性脑中风偏瘫患肢肢体的即刻影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1):43-47.
阅读期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月刊)创刊于1993年,由河北省心脑肺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主办。是心脑肺血管病及其有关的学术性期刊,以实用为主,报道国内有关心脑肺血管疾病的预防、医疗、科研成果,并介绍基础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及时反映国内外医学科学的动向与进展,促进国内外的医学科技传播与交流。
薄荷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性油、黄酮类、氨基酸、萜类等物质,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目的:分析住院病人在进行中医外治时发生烫伤的原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中医外治医源性烫伤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
梅毒(syphilis)属于性传播疾病,分布于全球各地,传染性强病程复杂。可分为后天性梅毒和先天性梅毒两种,前者通过性接触...
介绍了郑州市儿童医院(郑东新区)生活给水和热水系统设计。结合医院建筑的多功能性和专业设备的特殊要求,在充分利用...
邵仲岩,张闻煜 (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医药行业的发展对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有重要...
小儿肺炎,中医学称之为肺炎喘嗽,是小儿肺系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浊上壅,甚则涕泪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