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越来越 R虼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保护其生存空间还包括其发展、传承与表现空间的保护。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3 21:01 热度:
摘 要: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保护其生存空间还包括其发展、传承与表现空间的保护。本文以西安秦腔文化空间的保护为例,提出非物质文化空间的分级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空间的完整性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分级保护;西安秦腔
1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是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重要内容。[1]由于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处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发生变化和创新,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应包含遗产生存、发展以及传承的空间,对文化空间的保护就是对其存在、发展、传承与表现空间的保护。秦腔是我国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腔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康,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经历了复杂的衍变过程,其文化空间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创新。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秦腔在西安的文化空间,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分级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保护,即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发展与传承。
2 秦腔在西安的文化空间
2.1 秦腔与农贸集市
秦腔原本就是露天旷野土台上、农贸集市上的环境产物。关中农村定期举办的农贸集市中,秦腔是广大农民最喜爱的娱乐形式。有了秦腔,农民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听“快板”,痛苦了,听“慢板”,也借此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情感。集市上的小小的秦腔露天舞台满足了农民的精神需要,丰富了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
3.2 秦腔与红白丧喜
陕西关中地区,一般年龄大的老人过世,家境好点的,都要请秦腔戏班子唱大戏,谓之“喜丧”。每当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或者是婴儿满月、老人作寿,是必然要包一台秦腔的,“生的喜悦用秦腔迎接,而送葬也要以秦腔致哀”。[2]正如贾平凹所说,几乎每个关中农民都是由秦腔迎到世间,又由秦腔送他们离开人间,秦腔已经成为他们人生的盛大典礼的象征。可见秦腔在关中人生命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人们借以秦腔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怀的同时也从秦腔剧目所宣扬的“仁义理智信”中受到感染。
3.3 农村的自乐班
关中各个县,甚至村里有共同爱好、喜爱秦腔的人形成的自己的一个业余的团体,在关中叫作自乐班。通常由一两个人发起,慢慢形成一个小团体,是关中自娱自乐的一种重要形式。几个人,不需要舞台灯光,伴着几件简单的乐器便可演绎人间悲欢。秦腔在农村比较盛行,每个县、每个村都有很多自乐班,
3.4 城墙根下的自乐班
秦腔是平民化的戏曲,也是城墙根、街头巷尾的戏曲,在西安的城墙根或是公园,有自发聚集形成的秦腔表演的活动圈子。会有几个能拉板胡、会敲板鼓的人,凑在一起,敲打拉唱,于是搭起一个秦腔舞台。围观的男女老少,此时兼有唱与观的双重身份,能唱的随心去唱,不能唱的鼓掌助兴。现在城墙根下的自乐班多了进城务工的农民,秦腔作为他们喜欢、熟悉的娱乐方式用于排遣内心的空虚、寂寞。城墙根下的自乐班是秦腔在城市中保护和传承的文化空间。
3.5 陕西戏曲研究院的“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活动
历史上,秦腔曾经辉煌而持久地占有过中心城市的舞台,近十几年,却更多的是在山乡农村寻求生存空间,城市留给秦腔的空间越来越小。为了重新振兴秦腔在城市中的地位,2007年10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推出“西安天天有秦腔”的演出活动,不断创新,推出有关现实题材的秦腔剧目,提高演出质量的基础上,坚持低票价面向观众,并且每场给农民工免费赠票,重新唤醒城市人民对秦腔的喜爱与关注。“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活动,充分考虑西安人口整体收入水平,使秦腔在城市得以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为城市大众的秦腔提供了展示舞台和生存空间。
3.6 易俗社剧场
易俗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室内新式剧场之一,原为清末民初修建的一座专供达官显贵听秦腔的室内剧场,被誉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社之一”,先后被确为西安市、陕西省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秦腔这项日渐衰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对易俗社进行了修旧如旧的修缮工程。修缮后的剧场给人一种时空倒流的错觉:青砖地面,实体八仙桌、栏杆、木椅、吊灯均古色古香;中国传统的重花门、梁坊斗拱组合的传统台口,内部采用全套实木定制家具;身穿中国传统服装的服务人员怀旧、古朴、韵味十足,使人仿佛回到了上世纪20年代的茶座剧场,回到了戏曲演出的极盛时代。在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趋势中,为了让秦腔适应时代的发展,易俗社剧场意在打造“生活化、娱乐化、城市化、年轻化”的“高端秦腔”,不仅满足本地观众的需求,又可以对外展示秦腔的新形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特定的文化空间的存在而存在,文化空间创造和保护的核心是营造文化群体对非物质文化的认同感和历史感,因此,除了遗产“原生态”文化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一切能赋予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的空间均作为遗产的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和发展。[3]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分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有人共同的宝贵财富,是其所在区域每个人的文化精神、情感归属所在,因此,每个人都具有享有、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力和义务。之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由于其地理位置、环境条件、设备设施的制约,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舞台,只能满足一小部分的人群对场地和空间的相关要求,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因此,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区域、城市的不同地方创造具有文化群体认同感和历史感的文化空间以及对已有文化空间的分级保护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3.1 乡村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的产物,连着乡情,连着中华民族的根,有着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重大意义。秦腔的审美理念、表现内容、艺术手段都是从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不仅再现了三秦地区的文化历史脉络,还反应了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4]秦腔在乡村的文化空间是秦腔产生的本土环境,乡村定期举行的农贸集市中的秦腔表演是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的文化表演形式,是乡村人民少有的文化娱乐方式,在保留此文化空间的基础上,组织较专业的地方剧团深入乡村,丰富乡村的文化娱乐生活,扩大和增强秦腔在乡村的影响力。关中地区的乡和村只要有红白丧喜之事都有秦腔是关中地区典型的民间风俗,对其保护和传承必须培养其传承人,使得这项民俗的延续后继有人。对农村的自乐班要给于大力的支持,提供一定的表演舞台和表演艺术的指导,不仅成为村民的主要娱乐方式,同时为秦腔在乡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场所。
4.2 大众文化空间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反应了秦腔广大的群众基础。秦腔是西安人民用以表达爱恨情仇的主要方式,是西安人大苦中的大乐。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留给秦腔的空间越来越小,即使人们心中有秦腔,城市也没有表现的舞台和空间,导致了秦腔的日渐衰落。陕西戏曲研究院征对秦腔文化空间的缺乏推出的“西安天天有秦腔”的演出活动,就是将秦腔重新融入大众,重新唤醒人民大众对秦腔的热情和关注。
秦腔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是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和结晶,蕴涵着社会历史内容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民族认同感和历史感。城墙根和公园里的秦腔表演活动是秦腔在城市中的主要文化空间,这些并非团体组织起来的表演活动,听众大多是自发的,显示了参与者对秦腔的认同意识。正是参与者对秦腔的认同感、历史感和传统精神归属感造成了城市中秦腔新的文化空间,使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构建传统文化空间成为可能,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中的传承与发展。
4.3 高端文化空间
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人类的认识、情感、心态都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某些传统艺术形式也往往不在适应今天的现实,在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趋势中,秦腔作为古老民间表演形式,原有的传统文化空间不能满足当代人对表演舞台和表演环境的要求。西安秦腔剧院为了满足现代人对秦腔表演艺术及文化空间的要求,斥资修建了易俗社剧场,将其打造成为先进的戏曲演出市场流通平台。易俗社作为陕西省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古朴典雅,祥瑞大气”的装修原则,既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观众所能看到的明清建筑风貌,又让原来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观,整栋建筑显现出古朴典雅,富丽华贵的形象。配合这样有利的自然条件,推出原汁原味的秦腔精品表演,打造“高端化、娱乐化、城市化、年轻化”的“高端秦腔”。秦腔高端文化空间的创造满足了城市中的一批观众,这些观众希望到环境优雅,大腕云集的剧场去欣赏更为经典的演出。易俗社剧场通过营造高端文化空间提振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艺术保护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一旦可行,即可满足本地受众的需求,也可对外展示秦腔的新形象,使秦腔再次走向世界成为可能。
4.4 媒体文化空间
新的时代,传统文化要发展、要生存,必须适应时代,顺应大众文化潮流,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重构传统文化活动空间,通过新的媒介和新的文化空间把传统认同的文化精神和趣味传播并渗入到当代生活。[5] 如今,多种娱乐形式的冲击和秦腔表现形式的局限性使秦腔日渐的消沉和衰落,而媒体文化已成为当代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通过媒体文化空间,加大秦腔的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VCD光盘、卡拉OK等多种传播手段把秦腔推向全国,从而也通过吸引社会的关注而为秦腔构造新的生存空间。
5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传统文化,要和特定的文化空间联系在一起才能存在,没有了文化空间,即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从而影响遗产本身的存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留给传统文化的空间越来越小,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保护它的生存空间,还应该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与表现的文化空间。分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培凯主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A].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119
[2] 贾平凹.秦腔[M].北京: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264
[3] 张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J].青海社会科学,2007.01:03
[4] 宋俊华. 山陕会馆与秦腔传播[J].文艺研究,2006.02
[5] 侯兵,黄震方,徐海军.文化旅游的空间形态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综述与启示.旅游学刊[J].2011.03:05
王小波作品中的语言和人物都是流利,简洁,冷静,易懂,富有表现力的现代词汇。一方面,他们充满了诗意的节奏和敏捷,...
西方新文化史的产生是在传统史学的土壤上滋养的。在上世纪60、70年代,新文化史学的产生受到三大方法和理论的影响得以...
互联网拉近各国各民族人民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跨文化新闻传播的要求,跨文化新闻传播得到落实加强各国人民的交...
法国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文化保护政策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法国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全体公民的积极性,鼓励公民参与文化保...
王鹏 摘要:意境是中国古代艺术追求美学的一种艺术境界。中国园林受山水诗、画影响,构图布局讲究诗情画意,而江南私...
《孽海花》的主角金文清是早期的传统和迂腐。 他离开这个国家后,开始思考自己,在他人的影响下,他的思想逐渐得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