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建立培养凝聚教学人才的长效机制的认识

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目前,教师队伍存在重科研不重教学,谋求第二职业、学而优则仕等现象,人才隐性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建设,影响了人才培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建立培养凝聚教学人才的长效机制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2-10-03 10:56 热度:

建立培养凝聚教学人才的长效机制的认识

  本文从用使命凝聚人才,用事业吸引人才,用制度激励人才,用环境保留人才四个角度,对如何留住、吸引、开发利用好教学人才,建立培养凝聚教学人才的长效机制的认识。

  关键词: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教师队伍建设

  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目前,教师队伍存在重科研不重教学,谋求第二职业、学而优则仕等现象,人才隐性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建设,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影响了国家未来发展。如何留住、吸引、开发利用好教学人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必须建立凝聚人才的长效机制,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坚持用使命凝聚人才。使命焕发激情,使命激励斗志。有没有使命感是决定一个人做事态度与方式的决定因素,也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是特殊的群体,担负着培养人才的特殊任务,必须强化使命感责任感教育,使之成为激发教师报效祖国、献身教育的不竭动力。一是突出地位作用教育。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最伟大、最豪迈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要始终坚持把教师的性质、地位、作用教育作为特色教育常抓不懈,深入开展讲使命、尽职责、作贡献活动,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意识,做到为科教兴国,为民族复兴,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广育英才,贡献力量。二是抓好敬业教育。结合人们赞美教师,把教师喻为“园丁”、“春蚕”、“蜡烛”、“人梯”,抓好教师职业特点教育,引导教师正确面对得与失、苦与累的考验,认识到教师职业在更多的时候是奉献、是给予,而不是获得,增强职业的奉献意识和自我牺牲精神。三是抓好目标教育。每一个老师都有不断前进和自我完善的欲望,让教师确立奋斗的目标,增强内驱力,能为教师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引导教师经常思考,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生命?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当教师确立了奋斗的目标,并始终向自己预设的目标迈进时,教师的教学行为才不致出现偏差,行动才会积极有效,才可以从繁重和琐碎的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不沉醉,不迷失,远离职业倦怠,不偏离成长的轨道。

  坚持用事业吸引人才。事业红火,既能吸引人才,又能留住人才。有干头,有奔头,人才就会越干越有劲。真正有才华的人,他们的追求绝不仅仅是物质待遇,更重要的追求是才能施展和价值的实现。要针对高层次人才的特点,注意营造有利于人才实现价值的创业环境。一是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使用人才既要用其所学、用其所长,又要用其时,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人才学理论认为,创新的最佳年龄区,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区在25岁至45岁之间,其峰值年龄在37岁左右。可见、用人一定要用在其才华鼎盛时。对年轻优秀人才一定要早发现、早使用、早扶持,让他们在创新的高峰期唱主角、挑大梁。切实做到给人才搭建好成就事业的舞台,使他们有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让能干事的干成事。二是构建人才成长的效应场。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已成为人才的重要素质。建安七子、扬州八怪、卡文迪许实验室,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人才群体、有着不同的共生效应。在我国的行列中,因共生效应而形成不同特色的人才群体,师徒型的人才链不乏其例,如我国数学家熊庆来、华罗庚、陈景润,这种师徒效应,有着其他人才环境所不及的高效益。要大力强化校本教育,营建人才成长环境。三是重视搞好扶持帮助。创业需要扶持。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术繁荣,老专家应热情帮助和真诚提携年轻人,通过平时的工作、学习和训练,实行面对面地帮、手把手地教,以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尤其是遇到棘手问题时,要积极帮出主意、想办法,不仅要告诉应该怎样做,而且还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新人超越自己。

  坚持用制度激励人才。人才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政策优势的竞争,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应高度重视政策制度改革创新。近年来,我国对教师管理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规范的政策体系,对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必须利用科学规范的制度作保障,真正达到用制度留住人才。一是建立人才流动制度。做好与院校、科研院所交叉使用。确立“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观念,打破自我封闭式的人才使用惯例,进行不动编流动,在交流中找寻新的生长点,在“动”中注入新的活力,坚持拓宽“走出去”的渠道与领域,提高“请进来”的层次与起点,做到传金送宝、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增长教员的阅历与经验,盘活人才资源,实现互利共赢。二是制定举贤任能制度。用人问题历来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用庸人必然排斥能人,用奴才肯定气跑人才。只有重用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留住才华出众的人。需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考核评价体系,改进考核办法,实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制度,完善素质测评机制,实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为人才的培训、使用、晋升和淘汰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三是制定竞争上岗制度。竞争上岗,是人才脱颖而出的关键,是留住人才的前提,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要借助目前实施的任期制,形成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通过淘汰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四是建立利益驱动制度。建章立制,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贯彻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讲敬业奉献,也要讲物质利益原则,积极探索实行多样化分配方式的办法,逐步实现报酬待遇与业绩、贡献挂钩。对获相关奖励的优秀教师,要根据有关奖励政策给予重奖,并及时兑现到人,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坚持用环境保留人才。“留不住人才,吸引不了人才,我们的事业就很难向前发展”,需建立一流的学习、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环境,营造家一样的氛围,留住人才。一是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各级领导要有爱才、惜才、容才的气度和大胆用才的魄力,真正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把对教师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把教师的要求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把教师的实践经验作为产生和形成政策的基础,把教师的利益作为衡量政策正确与否的尺度,牢固树立起信任、依靠知识分子的观念,切实把知识分子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二是营造一流学习工作环境。积极改善学习、教学条件,舍得在学习环境的硬件建设上投资、花钱,提倡“学习消费”,为教师提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高质量的学习教材、功能完善的学习场所、藏书丰富的资料室等,营造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工作环境。大力支持教师继续教育,对需继续深造、外出讲学、参加学术交流的,舍得送出去学习、培训,有计划安排部分同志出国考察,增强发展后劲。真正使优秀教师感到院校是干事业的大舞台,是成长成才的沃土。三是营造拴心留人生活环境。各级都要多办实事,千方百计地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主动改善生活环境,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在住房、用车、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和养老保险等问题上,排忧解难。积极改善文化环境,购置必要的文体器材,定期组织文体活动,创造一种文明、高雅、轻松、愉悦的文化氛围,以化解疲劳、陶冶情操。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教师能够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高度自觉地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四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网络。注意采取严格要求与重点帮助、系列教育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等措施,克服“文人相轻”思想,消除内耗,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氛围,教育大家立足岗位,爱岗敬业,优化内部人际关系,改善内部环境,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人际关系环境,使他们全身心致力于工作,多出人才、多出成果。



建立培养凝聚教学人才的长效机制的认识

相关阅读

赋能教育及其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管慧 EmpowermenteducationanditsapplicationinhealtheducationGuanHui 摘要:从赋能教育的概念、起源、发展形式以及在医学健康教育应用中的...

校园快递客户满意度的SWOT分析和维护方法

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800亿件,随着快递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一些潜在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造成客户满意度下降。本...

艺术体操训练对少儿影响

少儿的身体具有极大可塑性,通过良好的体育活动训练,能够使其达到相应的锻炼目的,促进生长发育。艺术体操启蒙训练对...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研究

夏惠贤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摘要:教育公平与教育分流制度是共存于现代教育中看似矛盾的两个事物。基于...

多元化基础教育支撑下的德国技能、技术型人才

季晔JIYe(洛阳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洛阳471023) 摘要:通过对德国职业学校和应用技术大学的访问与实践,探讨其符合市场...

社会出身与教育获得*———基于CGSS70个年龄组数

方长春风笑天 提要:社会出身对人们教育获得的影响受制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情境。在中国最近几十年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

公司地址:大连市中山区曼哈顿大厦A座2610室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董经理 售后座机 / 传真:0411-83767788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手机版